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劳动部关于颁发《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员资格鉴定考核规则》的通知

时间:2024-07-23 09:51:15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894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劳动部关于颁发《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员资格鉴定考核规则》的通知

劳动部


劳动部关于颁发《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员资格鉴定考核规则》的通知

1988年10月14日,劳动部

为了提高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工作质量,确保锅炉压力容器安全运行,我们制定了《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员资格鉴定考核规则》,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请在贯彻执行中,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各地应先组建省级资格鉴定考核机构,该机构由5至7人组成,其中应有一定资历的监察员2人,其余均应是与考核要求相适应的教员和有较丰富检验经验的、有工程师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考核机构成员名单,应报我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备案。
二、各地须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具体实施方案,有步骤、有计划地对检验员进行培训、考核和发证。
三、对现有持证检验员,按以下办法过渡衔接:
(一)现有证书中规定了有效期的,该证书在有效期内继续有效,但不得超过3年;
(二)现有证书中未规定有效期的,该证书自《规则》生效之日起,3年内有效,3年后停止使用,旧证作废;
(三)考核机构重新登记持有效旧证的检验员,并按《规则》陆续进行复核换证。复核不合格的检验员,应对不合格项目补课、补考。补考合格后,换发新证。
贯彻执行《规则》中发现问题,请及时反映给我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

附: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员资格鉴定考核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提高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工作质量,确保锅炉压力容器安全运行,根据国务院发布的《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及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凡从事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的检验员(以下简称检验员)必须按本规则进行资格鉴定考核,并取得相应检验项目的检验员证。
第三条 检验员从事的检验项目分为:
G1额定蒸汽压力≤2.45MPa(25kgf/平方厘米)的蒸汽锅炉和额定供热量≥0.06MW
4
(5×10 kcal/h)的热水锅炉检验;
G2额定蒸汽压力>2.5MPa(25kgf/平方厘米)的蒸汽锅炉检验;
R1第一、二类压力容器检验;
Q气瓶(包括无缝气瓶、焊接气瓶、溶解乙炔气瓶等)检验;
R2第三类压力容器(包括汽车槽车、铁路槽车)检验。
取得G2项检验资格的人员,可从事G1项的检验业务;取得R2项检验资格的人员,可从事R1、Q项的检验业务。
第四条 检验员的基本要求为:
(一)具有与所承担检验工作相适应的技术水平;
(二)熟悉并执行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和技术条件;
(三)能熟练使用常用检测工具、仪器;
(四)能发现和辨别缺陷,并能提出处理意见。
第五条 检验员的职责:
(一)热爱本职工作,钻研专业知识和检验技术,勤于实践,不断提高检验水平;
(二)严格执行有关条例、规程、标准,确保检验工作质量,注意安全防护;
(三)在检验员证允许的范围内从事相应项目的检验业务,出具检验报告,并对检验结果负责;
(四)坚持原则,廉洁奉公,忠于职守,注意保密。

第二章 申 报 条 件
第六条 申报G1项检验资格的人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具有锅炉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锅炉专业助理工程师任职资格,并参加检验锅炉50台次以上或从事锅炉运行、修理等方面2年以上;
(二)具有锅炉专业中专学历或锅炉专业技术员任职资格,并参加检验锅炉80台次以上或从事锅炉运行、修理等方面3年以上;
(三)具有理工科(非锅炉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或技术员任职资格,受过劳动部门锅炉检验班培训,并参加检验锅炉100台次以上或从事锅炉运行、修理等方面5年以上;
(四)具有高中学历,受过劳动部门锅炉检验班培训,从事锅炉安全监察、检验工作满3年,并参加检验锅炉120台次以上。
第七条 申报G2项检验资格的人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具有锅炉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锅炉专业助理工程师任职资格,从事锅炉安全监察、检验工作满2年,并有从事G2项检验的经历;
(二)具有锅炉专业中专学历或锅炉专业技术员任职资格,从事锅炉安全监察、检验工作满4年,并有从事G2项检验的经历;
(三)具有理工科(非锅炉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助理工程师任职资格,受过劳动部门锅炉检验班培训,从事锅炉安全监察、检验工作满4年,并有从事G2项检验的经历。
第八条 申报R1、Q项检验资格的人员,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具有化工机械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化工机械专业助理工程师任职资格,从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工作1年半以上或从事压力容器技术工作1年、检验工作1年以上;
(二)具有化工机械专业中专学历或化工机械专业技术员任职资格,从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工作2年以上或从事压力容器技术工作2年,检验工作1年以上;
(三)具有理工科(非化工机械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或技术员任职资格,受过劳动部门压力容器检验班培训,从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工作3年以上或从事压力容器技术工作3年、检验工作2年以上;
(四)具有高中学历,受过劳动部门压力容器检验班培训,从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工作4年以上或从事压力容器技术工作4年、检验工作2年以上。
第九条 申报R2项检验资格的人员,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具有化工机械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化工机械专业助理工程师任职资格,从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工作2年以上或从事压力容器技术工作2年、检验工作1年以上;
(二)具有化工机械专业中专学历或化工机械专业技术员任职资格,从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工作4年以上或从事压力容器技术工作4年、检验工作2年以上;
(三)具有理工科(非化工机械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助理工程师任职资格,受过劳动部门压力容器检验班培训,从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工作4年以上或从事压力容器技术工作4年、检验工作2年以上。

第三章 考 核 组 织
第十条 省级或省级以上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对申请考核的检验员进行资格鉴定和考核工作,考核机构由省级或省级以上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组织。

第四章 考 核 程 序
第十一条 申请资格鉴定考核的检验员所在单位,应向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提交《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员资格考核申请登记表》(见附件一)和申报人的技术工作自传及学历证明材料,经审查同意后,报省级或省级以上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员资格考核申请登记表》格式由劳动部统一制定。
第十二条 按本规则第三章组成的资格鉴定考核机构依据本规则第二章、第四章、第五章的要求对申报人进行资格鉴定和分项考核。
第十三条 经资格考核合格的检验员,其检验员证由省级或省级以上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审核签发。省级发证,应报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备案。检验员证由劳动部统一印制(见附件二)。
第十四条 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定期统一公布取得检验员证者的姓名、工作单位及合格项目。
第十五条 已取得检验员证的检验员,需新增检验项目时,应按本规则的要求进行新增检验项目的资格鉴定和考核。

第五章 考核内容、方法及评定
第十六条 检验员的考核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其中理论知识考核分为基础知识考核和专业知识考核。
(一)基础理论知识考核内容(占总分的20%):
1.力学知识(占总分的5%);
2.金属学及热处理(占总分的6%);
3.金属工艺(占总分的6%);
4.化学(占总分的3%)。
(二)专业知识考核内容(占总分的80%):
1.有关条例、规程、标准、大纲(占总分的15%);
2.有关检验方法、检验程序(占总分的15%);
3.缺陷评定及处理措施(占总分的20%);
4.锅炉或压力容器专业知识(占总分的30%)。
(三)实际操作技能考核时,应试者应检验一台与考核项目相应的锅炉或压力容器,要求做到:
1.正确选择检测规范;
2.正确选择检测项目、方法;
3.正确使用检测工具、仪器;
4.检测数据准确;
5.识别缺陷、判断损坏程度;
6.分析缺陷产生原因,提出处理意见;
7.准确填写检测报告;
8.提出改进产品质量和检验工作质量的意见和措施。
第十七条 检验员的理论知识考核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两项均采用百分制评分,两项考核的平均成绩达70分为合格,单项成绩不得低于60分。如上述两项平均成绩不合格,可在一年之内任选一个单项补考一次,补考后,与另一单项成绩平均达70分时,即为合格。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 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有权监督检查检验员的检验工作。发现下列情况之一时,视情节轻重,分别予以“通报批评”或“暂时收回检验员证”,情节恶劣的,应报请发证机关“吊销检验员证”:
(一)转让检验员证者;
(二)弄虚作假,降低合格标准者;
(三)严重漏检、误检等不能保证检验质量者;
(四)不负责任,玩忽职守,违法乱纪造成严重责任事故者。
被吊销检验员证的人员一年以内不准参加资格考核。
第十九条 检验员调离检验岗位或离退休时,其检验员证作废,并交回发证机关。发证机关应及时向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备案。
第二十条 检验员由原检验单位调入另一检验单位从事同项检验工作时,须向发证机关备案。
第二十一条 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定期公布检验员证吊销、作废名单。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规则由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规则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附件一)
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员资格考核申请登记表
------------------------------------------------------------------------------
| 姓名 | 年龄 | 性别 | 文化程度 |
|----------------------------|------------|------------|----------------|
| | | | |
|----------------------------------------------------------------------------
| 简 历
|----------------------------------------------------------------------------
| 年 月 | 在何单位做何工作 |
|----------------------------|--------------------------------------------|
| | |
| | |
|----------------------------|----------------------------------------------
|工作单位意见 |
|----------------------------|----------------------------------------------
|当地监察机构意见 |
|----------------------------|----------------------------------------------
|考核评语 |
|----------------------------|----------------------------------------------
|批准单位意见 |
|----------------------------------------------------------------------------
| 除本表外,本人另附一份技术工作自传
------------------------------------------------------------------------------
----------------------------------
专业 | 政治面目 |
------------|------------------|
| |
--------------------------------|
|
--------------------------------|
职务 |
--------------------------------|
|
|
--------------------------------|
|
--------------------------------|
|
--------------------------------|
年 月 日 |
--------------------------------|
年 月 日 |
--------------------------------|
|
----------------------------------
(附件二)
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员证
封面
------------------------------------------------------------------------------
| 锅炉压力容器 |
| |
| 检 验 员 证 |
| |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 |
| |
| 锅 炉 压 力 容 器 安 全 监 察 局 |
| |
------------------------------------------------------------------------------
(封一)
------------------------------------------------------------------------------
| |
| |
| -------------- ---------------- |
| | | | | |
| | 照 | 发证单位钢印 |证件编号: | |
| | | | | |
| | | ---------------- |
| | 片 | (压照片右侧) |
| -------------- |
| 发证劳动部门锅炉压 |
| 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 |
| 印 章 |
| 年 月 日 |
------------------------------------------------------------------------------
(第一页)
------------------------------------------------------------------------------
| |
| 姓 名:………………………………………出生年月:……………… |
| 性 别:………………文化程度:……………………………………… |
| 所学专业:…………………………………………………………………… |
| 工作单位:…………………………………………………………………… |
| |
------------------------------------------------------------------------------
(第二、三、四页)
------------------------------------------------------------------------------
| 考核合格项目 | 考核组组长签章 | 考核日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封二)
------------------------------------------------------------------------------
| |
| 注 意 事 项 |
| 1.妥善保管,不得转借他人。 |
| 2.记载各项,不得私自涂改。 |
| 3.只能在合格项目范围内从事检验工作。 |
| |
------------------------------------------------------------------------------


关于印发《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关于印发《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国资发规划〔2011〕80号


各中央企业: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中央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我们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一一年六月十五日



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中央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现就加强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围绕做强做优、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以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中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以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为依托,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导向与国家发展需要相结合。企业科技创新活动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将国家发展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统筹创新布局,在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引领和骨干作用。
  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要把握企业科技创新的内在规律,加强科技规划导向,确保组织机构落实、科技投入增长和重要研发平台建设。要努力突破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激发科技创新体系中各要素的创新活力,增强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
  坚持立足当前和谋划长远相结合。要围绕主导产业,针对制约企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确定科技创新方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满足企业当前发展需要。要结合国内外科技发展趋势,着眼提升长远竞争力,注重前瞻性、战略性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强技术储备,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掌握核心技术与提高系统集成能力相结合。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良好发展基础的重点领域,集中优势资源,实现重点突破,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要注重系统集成能力的提升,完善企业功能和业务链,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增强工程化能力,实现从单项技术创新向系统化、集成化创新的转变。
  (三)总体目标。通过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到“十二五”末,中央企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科技投入稳步增长,创新体系和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一批中央企业成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在部分领域实现从技术跟随到技术引领的跨越。
  科技投入稳步提高。基本建立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科技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平均达到2.5%以上,其中研发投入的比重达到1.8%以上;制造业企业科技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5%。创新型企业研发投入比重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部分创新型企业达到或接近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
  研发能力明显增强。建成一批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室和试验基地,国家级研发机构达到340家以上,工业企业普遍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大幅提升。研发周期明显缩短,研究开发成功率、新产品产值率居行业先进水平。
  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式科技创新体系基本确立。企业科技发展战略和规划目标清晰、定位准确。科研组织架构进一步健全,科研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研发运行机制高效顺畅,科技人才队伍结构合理,科技成果转化高效,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良好的企业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基本形成。
  科技创新成效显著。重点行业的一批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核工业、航天、航空、新能源、新材料、信息通信及智能电网、油气勘探、高速铁路、海洋工程等领域的一批科技成果居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产业化和工程化。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品牌。累计拥有有效专利数明显增加,专利质量显著提高,2015年发明专利授权量较2010年翻一番。
  二、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任务
  (四)加强科技发展战略与规划管理。企业要将科技创新作为集团公司发展的核心战略,做好顶层设计和总体谋划,坚持突出主业的方针,确立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路线,制定科技发展规划,依据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明确科技工作的目标、方向和任务。加强重点产业技术领域研究,确定重点科技专项和优先发展技术项目,切实做好科技规划的组织实施和跟踪评价。创新型(试点)企业要加强与国际一流企业的全面对标,制定并落实创新型企业建设方案。
  (五)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研发体系。建立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研发体系,明确集团公司、子(分)公司、基层技术研发部门在创新链条中的职责定位,形成工艺及技术开发、应用研究、基础研究相配套的梯次研发结构。加强企业内部研发机构建设和科研基础条件建设,提升试验研发手段。有条件承担国家重点研发任务的企业,要做好国家级基础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积极探索高效顺畅的研发运行机制,推动研发、设计、工程及生产的有机结合,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组建“中央研究院”。转制科研院所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打造行业共性技术平台,更好地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
  (六)优化配置企业科技资源。进一步加强企业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开放共享,实现内外部资源有机结合。加大内部科技资源整合力度,着力解决企业科技资源分散、专业交叉重叠和技术重复开发等问题,完善创新链条,实现科技力量的有效协同。积极利用外部科技资源,通过合作研发、委托研发、并购等方式获取创新资源。积极吸收利用海外优质科技资源,探索建立海外研发机构,开展国际化研发。
  (七)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围绕企业总体发展规划,按照“创新储备一代、研究开发一代、应用推广一代”的原则,选择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大投入,组织联合攻关,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鼓励企业根据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研发任务,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引领行业技术进步。重点支持企业围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电动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技术研发,取得重大技术成果并实现产业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八)全面提高知识产权工作水平。坚持科技创新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相结合,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制定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提升知识产权创造、应用、管理和保护能力。完善知识产权管理的运作模式和工作机制,推动专利、专有技术等知识产权的集中管理。保持专利数量快速增长,提高发明专利比重。在主导产业和关键技术领域形成一大批核心专利与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建立知识产权信息检索、侵权预警和风险防范制度,探索建立“专利池”,有条件的企业要研究专利布局策略。加强知识产权成果运用,重视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提高知识产权成果的资本化运作水平。
  (九)加强主要领域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发挥中央企业具备的标准工作基础和优势,推动科技创新活动与标准工作的良性互动,支持具有创新成果的企业联合开展标准的研究与制定,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广。推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上升为技术标准,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中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增强国际标准话语权。
  (十)加强合作创新。加强产学研结合,建立合作的长效机制,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健康发展。加强企业间、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创新,形成优势互补、分工明确、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开放式合作机制,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风险。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国外企业开展联合研发,引进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发挥中央科技型企业在行业共性技术和检验检测、认证等方面的技术优势,更好地为行业发展和中小企业服务。鼓励中央企业间加强合作。
  (十一)加强服务创新。建立服务创新技术支撑体系,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综合集成各领域先进技术,持续开展商业模式创新,提高市场应变能力。制造业企业要加大科技创新和服务创新的融合,实现由产品制造向系统设计集成和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业企业要围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提高研发、信息、物流等综合支撑能力。
  (十二)进一步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加快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创新能力强的科技人才队伍。完善科技人才评价、选拔、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对科技人才与经营管理人才实行分类管理,健全科技人才技术职务体系。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通过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及深化产学研合作,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立健全科技带头人和科技专家制度。逐步加大对科技人才的激励力度,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给予特殊奖励。做好中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吸引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
  (十三)进一步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健全科技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流程,提升科技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加强科技统计调查分析、技术档案管理、科技情报、知识管理等基础性工作。加强技术经济等软科学研究,准确把握创新方向,提高科技管理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加强创新模式与方法的研究,提高创新效率。采用新技术、新工具改进科技管理。推广先进科学管理方法,加强科技政策的培训与交流,增强科技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对创新政策的把握和理解。做好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信息平台的建设与管理,促进中央企业之间科技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十四)加强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性创新文化建设活动,鼓励群众性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调动群众积极性,群策群力,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大力弘扬敢于创新、勇于竞争、诚信合作、宽容失败的精神,着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文化氛围。把鼓励创新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发扬企业家开拓创新精神,培养研发人员潜心研究、甘于奉献的精神,激发科技工作者创新热情和活力。
  三、推进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政策与保障措施
  (十五)加强组织领导。要把科技创新工作摆在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突出位置,加强和改进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企业领导班子要将科技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领导班子中要有专人负责科技创新工作,明确分工,落实领导责任。企业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从战略高度认识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加强创新理论知识学习,提高工作的自觉性。科技、规划、投资、财务、人力资源、法律等部门要加强协调联动,采取有效措施,明确并落实责任,形成合力,推动重点科研任务的落实。切实加强对子企业创新工作的分类指导与监督管理。
  (十六)建立健全科技组织管理机构。加强科技管理组织机构建设,做到机构编制落实、制度健全。根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需要,设立专职科技管理部门,明确职责定位。大型企业集团要发挥科技部门专业管理优势,强化统一管理,提高集团公司科技管控能力。加强科技决策的科学化和程序化,根据需要设立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等科技决策和咨询机构。企业董事会组成人员中应考虑聘任熟悉科技工作的外部董事。
  (十七)完善企业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大改革力度,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确保企业研发投入随营业收入的增长而不断加大。将科技投入纳入全面预算管理,建立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制度。完善科技考核指标体系,探索将重大科技成果和成果应用与转化纳入企业负责人的业绩考核。企业赋予科技管理部门一定比例的业绩考核权重。探索建立对骨干科技人员的中长期激励机制,落实管理、技术等重要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股权、期权、分红权等激励试点工作。完善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设立科技奖励专项资金,表彰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企业还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探索、完善推动科技创新的有效机制。
  (十八)进一步拓宽科技投入的资金渠道。在确保企业研发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创新科技投入体制机制,广泛利用社会资金。加强科技与金融的合作,探索利用风险投资基金、企业债券、保险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等方式,筹集科技投入资金。优化项目运作方式,提升科技管理水平。推动科技型企业引入民间投资、外资等战略投资者或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筹集资金。
  (十九)进一步加强国资委对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与管理。结合中央企业布局结构调整,积极推进转制科研院所与大企业集团、中央企业之间科技资源的调整重组。组织协调中央企业围绕重大科技难题和行业共性技术,开展联合攻关。研究提出中央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办法,开展创新能力评价。探索并适时开展科技创新奖励活动。建立国资委科技专家库和科技咨询制度。组织开展国家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的推荐与申报工作。发挥创新型企业的示范作用,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推进企业科技创新交流常态化。进一步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推进科技创新政策的完善与落实,在项目和资金安排上争取更多支持,为企业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十)进一步完善国资委支持中央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在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指标体系中,进一步完善将中央企业研发费用视同业绩利润的考核政策,按国家有关规定,统一规范中央企业科技投入口径、范围。根据企业主业特点,强化对科技投入和产出的分类考核;根据创建国际一流企业的要求,研究提出进入A级企业科技投入的基本条件。探索建立企业科技创新的中长期激励机制,在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上市公司中开展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等激励试点;在符合条件的科技型非上市企业,开展分红权激励试点。对科研设计企业在工资总额方面实施分类调控。加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以资本性支出为主,重点支持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创新活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农业部关于加强畜禽养殖管理的通知

农业部


农业部关于加强畜禽养殖管理的通知




农牧发[2007]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以下简称《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简称《动物防疫法》)和我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有关规定,为规范畜禽养殖行为,把好养殖产品质量安全关,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畜禽养殖管理的意义。畜禽养殖是畜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贯彻落实《畜牧法》和《动物防疫法》,加强畜禽养殖管理,有利于规范畜牧业生产行为,依法科学使用饲料、兽药,切实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和安全;有利于改善养殖条件,健全档案记录制度,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有利于引导散养农户向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加快畜牧生产方式转变,建设现代畜牧业。

  二、做好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备案工作。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是当前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的主要载体。各省(区、市)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和《办法》的规定,抓紧起草公布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规模标准,制定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程序,报请省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所在地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畜牧技术推广机构,要及时做好畜禽养殖和养殖小区备案工作(备案表格式见附件1),发放畜禽标识代码,通报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并向社会公布。各地要将本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情况进行汇总,每年12月底前报送我部畜牧业司和兽医局。

  三、建立养殖档案。建立养殖档案是落实畜禽产品质量责任追究制度,保障畜禽产品质量的重要基础,是加强畜禽养殖场管理,建立和完善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的基本手段。各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要督促和指导畜禽养殖场依法建立科学、规范的养殖档案(档案格式见附件2),准确填写有关信息,做好档案保存工作,以备查验。同时,要加强种畜个体的管理,按照《办法》和优良种畜登记的要求,建立种畜个体养殖档案(档案格式见附件3),详细注明有关信息,种畜调运时个体档案应当随同调运。各地办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时应当依法查验种畜个体养殖档案。

  四、加强监督管理。各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严格按照《农业部关于贯彻实施〈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农医发[2006]8号)规定,切实加大执法监督工作力度,及时纠正和查处违反畜禽养殖、标识使用及养殖档案管理有关规定的各类违法行为,切实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种畜调运时应严格查验个体养殖档案,合格的方可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实施畜禽养殖管理是《畜牧法》和《动物防疫法》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健康养殖业的基本要求。各地在贯彻执行《畜牧法》和制定配套规章时,要及时收集整理可能遇到的案例以及有关建议,并反馈至我部畜牧业司和兽医局。

  附件:1、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表

     2、畜禽养殖场养殖档案

     3、种畜个体养殖档案

                       二○○七年二月七日


http://www.agri.gov.cn/xztz/P020070316610739959300.doc